对于许多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而言,晨起手指僵硬、关节肿痛甚至变形是困扰日常生活的难题。三甲医院风湿免疫科专家齐岩医生指出,这类症状往往与风寒湿邪侵袭、气血运行不畅有关,尤其在潮湿环境居住者、长期熬夜人群及产后体弱者中更为常见。
类风湿的“病机”:气血瘀堵如生锈的机器
齐岩医生形象地比喻,类风湿患者的关节就像一台缺乏润滑的生锈机器,风寒湿邪的堆积导致“零件卡顿”,气血瘀滞形成“越痛越堵,越堵越痛”的恶性循环。若未及时干预,可能进一步损伤筋骨。
中医调理:祛风除湿与活血通络并举
针对早期类风湿患者,齐岩医生分享了一款辅助调理的“止痛饮”,由羌活、独活、当归、川芎四味药材组成:
羌活:擅长疏通上半身关节,祛风除湿;
独活:侧重缓解腰膝以下关节的寒湿肿痛;
展开剩余46%当归:补血活血,兼顾气血亏虚与瘀滞;
川芎:行气祛风,增强止痛效果。
四药协同,可缓解关节僵痛,改善气血运行。
典型案例:辨证施治的显著效果
齐岩医生分享了一位患者的治疗经历:该患者双手关节肿痛2年,晨僵超1小时,腕关节活动受限,舌淡紫、苔白腻,属“肝肾亏虚兼寒湿痹阻”。通过温经散寒、补益肝肾的中药调理,配合针灸埋线疗法,2周后晨僵时间缩短,3个月后关节功能明显改善,半年随访未出现畸形进展。
科学提醒:早干预与日常防护并重
齐岩医生强调,代茶饮仅适用于早期辅助调理,若已出现关节畸形或化验指标异常,需及时接受规范抗风湿治疗。日常生活中,她建议患者注意关节保暖,避免冷水刺激,并推荐练习八段锦等温和运动以保持关节灵活性。
“类风湿需长期管理,但科学干预是有机会控制病情的。”齐岩医生总结道。通过中医辨证与现代医学结合,患者有望重获无痛生活。
发布于:北京市南宁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