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:上海证券报·中国证券网
上证报中国证券网(记者 仲茜)9月24日,上证报记者从沁恒微了解到,公司自7月20日进入上交所问询阶段以来,正全力准备相关回复,与此同时,公司业务稳步向前,进一步筑牢冲刺科创板IPO之基。
披露数据显示,2022年至2024年,沁恒微的业务规模与盈利水平保持了超过25%的复合增长,2024年扣非净利润已接近1亿元。即便在行业周期波动中,其主营产品毛利率仍能稳定在60%左右的高位。
据悉,沁恒微的主营业务聚焦于接口芯片和互连型MCU,是实现设备间万物互联、信息高效交换的“神经末梢”和“翻译官”。记者了解发现,沁恒微的业务模式有所不同,此前公司先投入巨大资源,自主研发处理器内核、高速物理层(PHY)、控制器等一系列底层核心IP,构建起自有的“IP仓库”,再根据市场需求,灵活调用这些“自产积木”来高效地设计和制造芯片。
这种“先造积木、再拼玩具”的模式优势明显。据介绍,由于所有核心IP均为自主设计,彼此间的兼容性与协同性达到最优,极大地缩短产品开发周期,降低潜在的技术风险,并从根本上摆脱了对第三方IP授权的依赖。
公司表示,核心IP的自主化将直接转化为商业竞争力。相关行研专业数据显示,在主要产品平均单价有所下降的趋势下,沁恒微仍维持稳定且高水平的毛利率,充分证明其成本控制能力。公司独立完整的IP体系,也将赋能未来业务的延展性和可持续性。
南宁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